為持續深化南通港(港口)集團技術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扎實推進港務專業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走深走實,進一步提升考評員專業素養和履職能力,8月8日下午,南通港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評員及技術骨干研修交流借座江海港務分公司“聚力江海”駐企教師工作站和創新創業暨勞模(工匠)工作室舉行。集團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各分(子)公司分管負責人、專業技能認定考評員、各公司技術骨干以及江蘇航院教師工作站博士等數十人參加活動。
之前,為進一步提升南通港工程機械類技術骨干的專業素養與實踐能力,南通港(港口)集團統一組織港務專業職業技能認定考評員和港口企業技術骨干先后參加了由全國交通工程機械專委主辦、智慧港口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與江蘇航院聯辦的“現代港口電氣控制技術研修班”與“新能源工程機械技術研修班”。本次研修創新采用“專家專題講座+企業現場研學+實操實訓演練”的立體化專業培養模式,全方位賦能技術技能提升。
參加此次研修的南通港專業技能考評員、企業技術骨干得以與江蘇航院骨干教師一起,圍繞技術實踐與行業發展趨勢展開繼續教育和學習研討。來自南通港通洋公司的電氣技術管理員周國濤作為青年技術骨干代表,結合入職以來從事電氣設備管理的實踐,更深刻地認識到港口電氣設備管理正從傳統“故障后維修”模式向“預測性維護”模式轉型。江海港務分公司技術骨干陳捷聚焦技術創新實踐,分享了多項港口行業前沿技術應用的具體案例與實踐成效。集團考評員代表祁建軍從專業評審視角,圍繞“新(新方法)、智(智慧化)、數(數字化)、效(效能化)”四個維度,系統梳理總結了本次研修的核心要義。江蘇航院教師代表葛良辰博士則立足產教研融合發展理念,結合多家企業實地調研成果,深入探討了智慧化港口標準建設與港口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創新路徑。
本次研修交流活動,始終聚焦港口綠色化、智能化、數字化轉型發展需求,搭建了深化產教研融合與實踐科技賦能的關鍵平臺。今后,南通港將緊扣優江拓海轉型發展的迫切需求,持續深化企校協同育人機制,充分發揮駐港口高校教師流動工作站的聯動機制,著力培養既掌握傳統港口技能又精通數智化技術的復合型創業先鋒,為南通港夯實數智港口建設的人才根基與創新動能。